广告位
首页 热点 拆除孩子体内“定时炸弹”,还需构建医疗安全新防线

拆除孩子体内“定时炸弹”,还需构建医疗安全新防线

近日,一则关于榆林一名患儿体内滞留五年的留置针软管成功取出的新闻,再次将公众的视线聚焦于医疗安全问题。这起事件不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疗操作规范及隐患防范的深刻反思。

五年前,年仅五个月的患儿小明(化名)在榆林当地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治疗时,因护士拔除留置针操作不当,导致软管断裂并遗留在头部血管中。这截长约18毫米、细如牙签的透明塑料导管,成为了小明体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危机。

五年来,小明一家经历了无数次求医的艰辛与挫败。他们曾尝试过手术取出,但遗憾的是,首次手术并未成功,反而在孩子头上留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此后,软管踪迹难觅,但危险却如影随形,时刻威胁着小明的生命安全。

终于,在今年6月20日,经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专家团队的努力,这截滞留了五年的留置针软管被成功取出。手术室外,小明的父母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们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安心与解脱。

然而,这起事件并非孤例。据多位医护人员透露,留置针导管断裂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在临床上却时有发生。昆明一家医院的神经外科护士长甚至表示,在十年间就接触到了12例类似病例。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在求医和抉择中煎熬的家庭,更是对医疗安全的一次次拷问。

那么,如何拆除这些潜藏在患儿体内的“定时炸弹”,构建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这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操作规范性。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静脉穿刺、留置针使用等高风险操作,要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技巧,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

二、选用质量优良的留置针器械。医疗机构在采购留置针等医疗器械时,应严格把关产品质量,选择经过严格检测和认证的优质产品。同时,要求相关厂家进行断裂实验等安全性能测试,确保产品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医疗机构应针对留置针断裂等突发事件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一旦发生类似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四、加强监管和问责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对于违反操作规范、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以儆效尤。

五、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医疗机构和媒体应加强对医疗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医疗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医疗过程监督,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总之,拆除孩子体内“定时炸弹”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完善的医疗安全新防线。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才能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安全的医疗环境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8951666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gevan@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联系站长:
站长微信二维码